■ 放映時間 2007, 10, 31
■ 放映地點 板橋浮洲地區
■ 放映模式 用Mac Book Pro外接投影機投影於鐵路橋下
■ 放映地點歷史
浮洲,一個往下沈淪的區塊,一個被分隔出來的沙洲。位在台北縣板橋市邊的聚落,人口結構混亂,以前是農村景觀現在則充斥著各種小型代工廠,大部分是成衣業,而這些沿著火車鐵軌分佈的低階代工廠群,正是台灣早期經濟起飛的主要動力,但隨著90年代台灣經濟轉型往IT高階代工發展以及制造業的遷往大陸,浮洲完成其階段性任務後,開始顯現一種用完即棄的樣態(disposable society)。
■ 放映地點特色
Disposable Society,用完即棄式社會。
這個社區整體表現出一種用完即棄式的粗糙樣貌,就像那些被一次性使用的免洗餐具,沒有保存的價值,其構造的無機性也對整個城市生態造成長期的負擔(無法被分解)。這裡是一個乾燥地帶,長期被外來人口視為一個暫時過渡的所在使他難以持續的發展,路上沒有人行道,設計不良的地下水道一遇到下大雨就淹水,封閉的建築群讓風沒有流動的可能,一個靜止的死寂狀態。這裡的天際線非常壓迫,除了高壓電纜沒有地下化,鐵路也沒有進行地下化。加上高鐵通車以後,平均每隔十分鐘,高鐵和火車輪番穿越整個社區。但是很詭異的是,這裡的居民每天和鐵路有大量近距離的接觸,但這裡居然沒有火車站。反而是在鐵路橋下的空間被充分利用成各種公共場所 — 公園,警察局,消防局,活動中心,以及非法攤販做生意的地方。這裡的人口結構也非常有趣,附近藝術大學的學生在這裡租房子和工作室,和勞動階層混雜在一起,並共同生活。這兩個族群之間幾乎並沒有任何的對話,在社區裡也幾乎沒有任何互動。唯有當在地藝術家進行某些激烈的行為藝術表演的時候,勞動工作者會好奇的進行觀望。
■ 放映理由
這裡是第一部游擊電影《Sunday Morning》的主要拍攝場景之一。它深深的吸引我們的原因在於這裡觸目所及皆是台灣八十年代印象,一切好像都停滯在那個年代,在並沒有和近代接軌的情况下就直線的衰落了。這裡的人物均帶著一種台灣式的悲情,非常適合拍攝大量使用長鏡頭的鄉土式電影。當然演員一定要是非職業演員,並且出自那個產地。但或許在更深一層的含意上,這裡是恁吊台灣經濟奇蹟的墓碑。
■ 現場觀影體驗
當天鐵路橋下的社區俱樂部舉辦了一場卡拉ok聯誼會,而路橋另一端的活動中心則宴府統請。而我們在橋底下的公園進行了一場游擊電影突襲。我們偷接了街燈的電源,這麼做不僅可以不必出動發電機,也可使現場免受太多其他光源干擾。平均每十分鐘,一輛火車行經現場並發出極大的躁音和震動(我們相信這絕對是最難以忘懷的觀影經驗之一)。這裡的硬體設施並沒有太大的改變,反而是當初擔任演員之一的小男孩已經長成比媽媽還高的俊秀少年,並表現出一種青春期的敏感,我們要求他回到拍攝現場重拍了和當年一樣的鏡頭做為比照。當地居民照例以一種不能理解的眼光看著這一切發生。
■ 當地食物體驗
向檳榔西施買的菁葉檳榔,以及便利商店買的啤酒。一種特殊的吃法是當吐出第一口檳榔汁的時候,馬上灌一口啤酒,入喉的啤酒會變得甘甘甜甜。
[延伸閱讀/參考文章]
高壓電纜、電線杆
荒謬的「特二號」長蟲─關於浮洲的悲情
浮洲居民!二等市民!三等縣民
2007年12月4日
Guerrilla Movie Action 3 - 第一部游擊式電影 -《Sunday Morning》第三場放映紀錄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